欢迎登陆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官方网站!

中文 | English

科技创新
当前位置: 首页>> 产业动态>> 科技创新
第三代国产芳烃技术首套装置建成投产!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6-10     分享:

假如你突然穿越到了古代

没有衣服穿,也没有饭吃

但是你有一块小小的地

你可以选择

要么种棉花,要么种粮食

只能基本满足吃饭或穿衣其中一种需求

请问,你会怎么选?


是不是很难下决定?

但是,“粮棉争地”这个两难问题

在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是真实存在的

而且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长期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后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现代社会找到了:

一缕神奇的“细丝”

这就是小石头今天要说的主角:

芳 烃


我们先看昨天这条新闻:

第三代国产芳烃技术

首套装置建成投产


6月8日,中国石化第三代芳烃技术首套工业应用装置——九江石化89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该项目是国家产业布局的重点项目,成功开车标志着我国芳烃成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显著提升了我国芳烃生产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将为地方打造超千亿元产业集群打下基础。



芳烃产品 广泛用于化纤、轻工、电子、建筑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绝大部分都将成为聚酯纤维的原料,加工成服装,不仅解决制衣原料问题,还可解决“粮棉争地”的矛盾,是人们生活必不可缺的基础化工产品。


芳烃成套技术 以生产对二甲苯为核心,是代表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识性技术


第一代和第二代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应用装置,曾先后于2013年2019年在中国石化海南炼化成功开车投产。2013年12月,采用自主开发的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建设的海南炼化芳烃联合装置成功投产,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为进一步巩固芳烃技术的领先优势,中国石化芳烃技术研发团队步履不停,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又接连开发出单塔芳烃吸附分离工艺、芳烃装置数字化控制等系列新技术,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第三代芳烃成套技术。


该装置采用的是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芳烃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能耗低、催化剂应用效率高等优势。该技术首次开发应用单塔吸附分离成套技术,将过去的双塔吸附,变为单塔吸附,吸附剂利用率提高10%,投资成本降低近20%,操作运行也更加稳定。同时,通过对芳烃联合装置全流程优化、整体化热联合及低温热高效利用等能量集成综合优化利用,该装置能耗小于220千克标油/吨PX,比同类芳烃装置减少能耗3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九江石化芳烃项目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首个大型芳烃项目,它的建成投产,将对推动我国中部地区崛起、撬动炼化一体化产业链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此次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的装置于2020年5月9日开工建设,以打造标杆为目标,于2022年1月20日实现高标准中交,并于6月8日产出合格产品。


story



看了这段新闻
或许你已经大概明白了芳烃的作用
但是
芳烃到底怎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凭什么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年轻的朋友们可能并没有概念

今天
小石头给大家讲讲以前的故事吧


现在衣服的款式越来越多了
夏天走在街上
姑娘们穿着漂亮的花裙子
一个比一个美,一个赛一个时尚

可是在建国初期,物资匮乏
许多人衣不蔽体
更谈不上穿暖、穿好、穿得体面
人们的衣服颜色
基本只有灰、蓝、黑三种,
穿着千篇一律,被外国媒体称为
蓝蚂蚁”或“灰蚂蚁”。

1954年到1978年,中国人口净增3.5亿
吃饭穿衣都要靠土地种出来
有限的耕地
不能满足人民吃饭、穿衣的需要
况且,以粮为纲” “棉不与粮争地



两难困境:吃饱?穿暖?




作为布匹的主要来源,棉花是单亩出产率最低的经济作物之一。


其次,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花费了大量的外汇进口粮食、棉花;即便如此,中国老百姓的吃穿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全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即使在首都北京,每人每年也发2.5尺布票,基本上一家三口的布票凑一起,才够裁一条裤子。


正因供应极度紧张,很多家庭多年都没有增添新衣服,甚至把大孩子穿过的衣服给小孩子穿。正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许多上了年纪的人
对曾经那段辛酸往事一定还有印象
那时候连化肥袋子都被做成裤子
就这,还不是一般人能穿得起的

化肥袋子做的裤子▲

纵观世界历史发展,在中国,有明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桑争稻田棉争粮田;在西方,有12世纪即出现的圈地养羊,经13到15世纪的缓慢发展,最终在英国演变为催生近代资本主义革命的圈地运动。


粮棉争地的矛盾,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也是新生政权所面临最具挑战性的国计民生大事之一。当时,棉布不仅是紧缺的民生物资,也是稳定市场的重要筹码。在没有化纤的日子里,棉布的确难以独力承受几亿人民穿衣之重。


如何走出两难困境?

办法只有一个:无”中生“有”



化学纤维:向原油要布




归根到底
粮棉争地矛盾的最终解决
是靠化学纤维

化纤在20世纪初叶被发明之时,完全出于对蚕吐丝的模仿。


当人们发现,以石油等为原料的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所具有的粘性,可以用来抽丝,人类就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放。


还记得

“的确良”、“涤卡”吗?

的确良

原来是洋气的舶来品Dacron

最初在中国香港出现

人们根据广东话把它叫做“的确良

因为它结实耐用,款式好看

家家户户都抢着买



女孩特别喜欢穿红裙子
男生特别喜欢穿的确良
在那个时代
如果能收到一件的确良衣服
回头率那是相当高!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
中国考虑通过发展石油化工、化纤
来解决人民的穿衣问题

但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
科技还很落后
并没有能力将原油加工成纤维
只能依靠每年少量的进口纤维用于加工
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

△原仪征化纤公司党委书记 龚伦兴

1978年
龚伦兴奉命筹建仪征化纤
目标是
要为全国人民
每人每年提供2件新衣服

40多年前
用十亿元人民币建一座工厂
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贷款建厂更是闻所未闻

这种独特的投资建设方式
当时被称之为“仪征模式”


作为国家22个重点引进项目之一
仪征化纤承载着
解决老百姓“穿衣难”的历史使命
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的穿衣问题
缓解国内化纤供求矛盾
改变中国化纤工业落后面貌
的战略性措施


一期工程
每天仅债务利息就达32万元
这相当于一万多名员工一个月的工资
但压力也是动力
仪征人铆足了劲奋力拼搏

1983年12月, 仪征化纤一期工程建设投产前夕,全国率先取消布票老百姓不再为穿衣发愁


1984年12月30日
仪征化纤涤纶一厂
第一条聚酯生产线全线打通
生产出合格的聚酯切片

这条聚酯生产线
至今还在运行

1985年涤纶一厂纺丝投产▲

1985年4月26日
涤纶一厂
第一条涤纶短纤维生产线投料试车成功
生产出合格的涤纶短纤维

1989年6月,公司首次时装表演▲

到1990年
仪征化纤一、二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
这里已经可以
年产50万吨化纤和化纤原料
能给全国人民每人每年提供5米布料
做一套“的确良”的衣服
极大地缓解了中国百姓穿衣难的问题


但是,新的问题随之而来
……

科技攻关:突破芳烃技术





整个聚酯产业链的核心
是解决老百姓的穿衣问题

而聚酯产业的重要源头
芳烃的生产技术一直依赖进口
技术费用昂贵,产业发展受制于人。


芳烃是化学工业的重要根基,广泛用于三大合成材料以及医药、国防、农药、建材等领域。


对二甲苯是用量最大的芳烃品种之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合成应用最为广泛的聚酯纤维的初始原料,通过聚酯切片、抽丝、纺织,再做成衣服或其他日用。



 2010年之前
全球只有美国和法国
拥有生产芳烃的成套技术
技术壁垒非常高 
尽快研发出自己的芳烃生产全套技术
成为中国石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因为国外技术的全面封锁
项目初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进行了几十年研发工作的专家学者们
都感到束手无策
这几乎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顶着各方的压力
科研人员从原理和功能进行分析
针对最关键的技术难点
吸附分离装置中承托着吸附剂的
一层一层格栅进行重点研究


2013年12月15日
中国石化海南炼化芳烃联合装置
生产出一级对二甲苯产品
中国石化成为全球第3家
拥有整套芳烃生产专利技术的公司

中国石化
“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
荣获2015年度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目前,全国对二甲苯消费量
生产的化学纤维相当于
替代约3亿亩土地产出的棉花

芳烃成套技术
有效解决了粮棉争地矛盾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