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石化机械四机公司不断完善带压井作业机产品系列,推出国内举升载荷最大为2250千牛的带压作业装置,成功完成深层页岩气带压作业装备研制课题攻关,带压作业装备研制能力显著提升,为深层油气田低成本、高效率开发提供了国产装备支撑。依托“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层页岩气开发关键装备及工具研制》课题“深层页岩气带压作业装备研制”,四机公司研制推出国内首套适应高压气井作业的2250千牛带压作业装置。该装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期素材来源《中国石油报》护航能源国脉——工程材料研究院含缺陷管道评估修复技术创新创效纪实”4月18日,200套由工程材料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用于修复大口径输气管道缺陷的X70钢级薄壁B型套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生产准备。近年来,随着管道建设水平的提高,我国油气管道干线已超过16万公里,其中,X80钢级管道里程位居全球第一。作为关系能源的“国脉”,管道的安全与环保自然成为社
4月中旬,石化机械三机分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高含硫天然气压缩机组,在某气田实施500小时工业试验增压开采期间,压缩机组运行安全稳定,各项数据优于设计要求,其中振动数值达到优级,机组正常运行具备条件。这标志着该公司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成为国内独家掌握高含硫压缩机组研制与应用技术的企业,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高含硫压缩机对抗腐蚀性、密封性、安全性要求高,是天然气压缩机中的高端品种,此前依赖进
4月18日,公司召开产品发布会,正式推出济柴750千瓦燃气发电机组该机组的配套单机为C12V190气体发动机,缸径190毫米,行程230毫米,额定功率800千瓦,转速每分钟1000转。发动机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在相同输出功率下,均效压力和爆压更低,具有运行安全性高、可靠性强、寿命长的特点。该产品以天然气、瓦斯气、沼气等清洁能源为燃料,适用于分布式能源、管道集输、储气增产、瓦斯气及沼气发电等领域。7
4月中旬,石化机械江钻公司依托中国石化“十条龙”项目《旋转导向钻井井下关键工具研制》课题,融入核心技术,研制的178型KD RSM旋转导向螺杆钻具在不同工区、匹配不同旋转导向系统圆满完成首轮现场试验。目前,旋转导向系统能够实现精确井眼轨迹控制、获得光滑井眼质量,实现长水平段、薄油层精确钻穿油层的目的,是当前钻井提速提效的重要手段和未来发展方向。石化机械江钻公司针对旋转导向系统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17
日前,由二重装备牵头承担的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航空、核电及石化等领域超大构件高效率低成本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示范”顺利通过国家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综合绩效评价。综合绩效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 “航空、核电及石化等领域超大构件高效率低成本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示范”项目按期全面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在航空、核电及石化等领域超大构件高效率低成本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示范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牢记初心锚定新目标自我革命展现新作为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名单全国共有444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榜上有名”其中,中国石油3人入选他们是工程技术研究院的谭鹏博士工程材料研究院的陈子晗博士和李轩鹏博士祝贺他们!入选证书封面何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15年10月首次立项的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主要扶持有较大创新能力和发展
经过3年多时间的不断探索,二重装备依托先进三维数字技术和精密数控机床,制作各类高水平模型呈现“全面开花”之势。这一切都源于公司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瞄准科技前沿技术,敢啃硬骨头,勇攀新高峰的不懈追求。 一件件整洁美观的产品模型通过三维软件设计出来,过程直观、装配组合方式清晰,解决了产品进度、配合、外形塑造等前期工序,大大提高了公司产品开发的效率与质量。 二重装备铸锻公司模型厂已将三维技术
今日要闻中国石油首套增材制造试验研究平台投运01自主设计近日,由工程材料研究院自主设计的中国石油首套增材制造试验研究平台——电弧增材技术研究系统,在西安进行首次联机调试,并成功制造出变直径变壁厚复杂连接鹅颈管等产品。这标志着中国石油金属材料增材技术研发已取得实质性进展。02创新驱动2020年,工程材料研究院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承担了集团公司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电弧增材技术研究系统”的开发任务
近日,公司牵头的钛合金连续管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团队成功入选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秦创原2022年度“科学家+工程师”团队名单。随着我国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与日俱增,油气开采逐渐转向海洋以及陆上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发展,迫切需要轻质化、比强度高、耐蚀性优异的钛合金管材,满足苛刻的油气工况及海洋环境的油气作业需求。01海洋油气开发对钛合金连续管的需求与日俱增02高含硫油气田开发对钛合金连续管的需求